自信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,无论是在学校 还是职场,自信的孩子不但能让自己受益,还能把阳光传递给他人。那么该如何引导孩子自信表达呢?以下这些方法,也许会对你有帮助:
01
培养孩子的独立表达能力
无论是在街上和朋友打招呼,还是家庭聚餐,父母务必让孩子独立表达。父母之所以会替孩子说话,是因为怕孩子紧张,但是请父母停止“嘴替”行为。让孩子独立表达之后,孩子说话的声音才会变得更大、也更能在各种情况下自信地发表自己的感受。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。
02
与孩子进行深入地对话
每天抽出些时间,比如在吃饭或散步的时候,和孩子深入地对话,认真询问他的想法,耐心等待他们的回答,并对他的想法保持好奇,可以多问些这样的句式:“你从哪学到的?”“怎么想出这个主意的”“有意思,再多跟我说说。”
展开剩余67%即使孩子表现出了抗拒,但就他们的话题提出开放式的问题依旧很重要。不要只是说“哇,太酷了”这类的场面话,试着深入一点,问他们一个更相关的问题。
可以用这样的句式:“我想知道为什么……”“我注意到……”这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,并让他们吐露出更多的想法。
03
尽可能不要去评判孩子
孩子们在谈到一些困难的话题前,通常是有自己的考虑的,当他们觉得自己被评判时,可能就不愿意再讲了。有些问题会激起孩子防备心,让他们无奈地说“没什么”,也尽量不要去问这些问题。
如果在交流中的某个时刻,孩子改变了自己的说法,不妨告诉孩子:你理解讨论某些事情是很困难的。当孩子们感到被认可时,他们可能会更愿意分享困扰他们的事情。
04
给你的孩子选择
任何时候家长都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一个选择。允许他在父母的支持和指导下做决定,可以学习如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判断,有效地锻炼他们的决策能力。
吃草莓还是蓝莓?睡前看哪本书?冬天穿什么颜色的外套?即使这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选择,也能帮助年幼的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,并学着说出他们想要的东西。
05
不要给孩子贴标签
贴标签或把孩子归为某一类人,会极大影响他的信心。孩子很容易接受父母为他们定义的身份。
当孩子接受父母赋予的标签例如“害羞”、“不善交际”,并觉得这不可改变时,就可能会失去一些和他人交流的机会,因此没机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。父母应让孩子都有机会成长和改变,而不是按照一个标签生活。
自信这个技能能帮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无论是在不情缘时坚决说不,还是在有分享欲时主动开口,自信表达都能让孩子感到自己被重视,并在过程中变得更加敢于展现自己,而拥有了自信这种技能,能使孩子受益终生。发布于:北京市融丰配资-股票配资资质-配资10倍的公司-配资10倍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